理学 >>> 海洋科学 >>>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物理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地质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生物学 河口、海岸学 海洋调查与监测
搜索结果: 1-5 共查到知识库 海洋科学 态相关记录5条 . 查询时间(0.846 秒)
海洋生物-物理过程的交互作用是当前海洋研究的热点话题,海洋中的浮游植物不仅是被动的受动力过程影响,还可以改变辐射加热的垂直分布,进而影响海温、环流、海水密度和混合层深度等。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附近的混合层深度在三月份达到最深,形成垂向均一的水体,称为模态水。混合层于四月份迅速变浅,这些垂向均一的水体随东南向的Sverdrup流潜沉到温跃层。模态水能记忆冬季海水特征,可能会在次年冬天重新进入混合层。...
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主要模态与两类ENSO事件之间的关联。
发展了Anderson和Moore跨赤道惯性急流理论, 应用非线性等值浅水模式, 根据与急流相联系的有旋大尺度气流(大气)或洋流(海洋)特征定出新的普适函数, 从而求出跨赤道惯性急流区中沿流线的位势涡度和能量守恒式, 由于最后的控制方程是非线性的, 因此可以有条件的存在跨赤道的多平衡态的惯性急流解. 通过急流区外不同的大尺度气流或洋流的特征分析, 讨论了跨赤道惯性急流区中可能存在平衡态的条件, 并...
研究了印度洋Dipole事件期间热带太平洋-印度洋海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和海面风应力异常分布主要型, 揭示了 Dipole 事件的两种模态, 探讨了其形成机制, 得到如下结果: (1) 印度洋Dipole事件在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异常表现为“<”型的东西向偶极子分布, “<”以东的热带东印度洋为沿赤道呈舌状西伸的显著海温异常中心, “<”以西的热带中西印度洋为反号的、以赤道为准对称的南强北弱显著海温异...
本文首先指出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(简称中部模态水)的形成具有显著的“局地”特 征,其形成海区在(165°E~160°W,38°N~42°N)区间. 海气通量分析表明单纯的外部大气强迫场(太阳短波辐射、净热通量和风应力旋度)不能解释中部模态水形成海区的“局地”性;进一步对上层海洋层结季节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秋季(9~10月)在北太平洋中部上层海洋(<75 m)(165°E~160°W,38°N~...

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-

正在加载...

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-

正在加载...

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-

正在加载...

中国大学排行榜-

正在加载...

人 物-

正在加载...

课 件-

正在加载...

视听资料-

正在加载...

研招资料 -

正在加载...

知识要闻-

正在加载...

国际动态-

正在加载...

会议中心-

正在加载...

学术指南-

正在加载...

学术站点-

正在加载...